Wednesday, September 4, 2013

before midnight


我覺得很多人應該都對拍得落落長的電影有種特別的感情。

因為戲中的人事物真的隨時間或長大或改變,那種真實感是沒有任何電影特技可以媲美的。 就像Harry Potter系列,我剛好和電影中的三個主角差不多年紀,記得頭一兩集出爐的時候還要媽媽帶著我去戲院看呢。現實中的妙麗Emma Watson上大學的時候我剛剛也是大學新鮮人; 到結局Harry大戰佛地魔時我已經是踏進社會的人了。而Harry和朋友們,也從霍格華茲畢業進入魔法部工作了。 這種拍足十年八年的電影的妙處就是,通常你都會記得在每一集你的人生是處於什麼階段和在做什麼。


而Before三部曲不是伴我成長系列,每部相隔九年的電影,有更深刻的意味在。 我們看到電影中的Jeese和Celine的愛情受盡時間的考驗,我們看見他們由青蔥柔軟的臉孔,到中年的他們臉上的風霜和稍微走樣的身型,以及成年人被磨平的陵角。 而我們呢,這兩個九年的間隔,我們或成長或衰老,和我們看這套電影的人可能也已是別人,或是, 和他/她看這套電影時的激情有淡卻了嗎?還是感情已經昇華到了另一個層次? 我們和電影的角色們在同一條時間線上行走,步伐和情節可能有相似重疊之處,又可能是全然不同,電影主角的故事,我們或共嗚,或借鑑。 更妙是,相隔幾年新一集上映時我們都不是會翻出上一集看溫習一下嘛? 這時候可能又和上次的觀感不同了,人成長了,看事物的眼睛也彷似換了一雙。 這種長落落的電影就是有這樣的魔力。那種電影與電影間相隔的時光總像有種象徵性的意味,就像人生每個里程碑旁邊生動的小注腳。

Saturday, June 1, 2013

DIIV

HEDI SLIMANE自離開了DIOR HOMME後的最大動作便是成為了YSL的主帥, 而品牌名字亦無端被改叫SAINT LAURENT。YSL本身的LOGO好像比較優雅噢, 現在好像只是千萬個很COOL的品牌中的其中一個而已。

想當年07/08年左右HEDI為DIOR HOMME設計的男裝, 是如何的改變了男人們穿衣的風格。那時候世界各地突然間出現了無數"細身男", 哈哈!

不管怎樣, HEDI SLIMANE這個名字再出現的時候, 我的第一個反應是"懷念"。就是一種懷念舊時代美好的感覺。這個說法好像說他已經死了似的, 而確實他再在時裝界亮相後的作品也沒有叫我怎樣驚艷。不過他跟我的音樂品味還是很對味的。從幾年前發掘的THESE NEW PURITANS和近幾天聽到的DIIV, 都是我的大愛。

SAINT LAURENT FALL WINTER 13 CAMPAIGN / PART 1



還不知道音樂的曲名, 不過已經不斷在循環播放了。
這種類似後搖滾, 旋律又優美的歌真是聽一首愛一首。
衣服倒沒有太大感覺, 感覺是他自己的美學元素東拼西湊,用完一次又一次, 沒完沒了的組合了罷?

有時會有種很白痴的想法, 總覺得做出自己如此喜愛的音樂人, 腦袋的構造可能有一少部分是和我一樣吧?

現在聽音樂很少留意唱的人了, 通常只知道樂團的名字。
可這歌太好聽了, 不禁找了一下人。
原來是隊美國BAND呢。

主唱COLE SMITH也是今次CAMPAIGN的男模。

Wednesday, May 22, 2013

THE Ryan Gosling


近幾年突然紅起來的男星之中, 感覺最微妙的應該就數Ryan Gosling了。


想起之前因為Half Nelson和那套每顆少女心都會為之憾動的The Notebook認識他, 那時候他還不算太主流, 不過他那種溫吞又內斂的調子很吸引人的。想不到幾年之後大家都突然迷上了他。果然好東西大家都會欣賞啊哈哈!


紅了之後給我的感覺是沿著之前內涵型的戲路, 再覆上一層陰暗的味道, 兩種特質混合起來, 於是就有了好像他獨門的溫柔暴力類型片, 例如Drive, 例如近期一點的The Place Beyond the Pines。在這兩套裡面他都演那種安靜深沉但爆發力十足, 隨時可以面無表情地抄起硬物就把別人的腦袋打開花的角色, 但同時對著女主角又可以立刻變成深情溫柔男。我想這種微妙又平衡的矛盾感是這種角色這麼吸引人的原因吧? 這種矛盾感不像是演技, 更像是他自身的某種特質投射進了角色, 所以他演的角色好像總有種偏執的味道在。不過, 有一部份人對他的演技嗤之以鼻, 認為他只得一款深不可測的表情和只懂耍帥。可這種在我看來十分minimal的演出方法也有種獨特的味道呢。看他的時候感覺不像在看一個電影角色, 總覺得他能把自已完全融入到角色裡, 舉手投足都是活生生的角色在活動, 而不是本人。


最近看的The Place Beyond the Pines, 他佔的戲分不算多, 只有影片三分一左右, 但還是很搶戲。



真人很文藝得來肌肉也很發達, 哈哈




之前在倫敦更見到ryan gosling的填色簿他真的很紅啊


找圖片時更看到這個, ...是想怎樣啊?



Monday, May 20, 2013

Ezra Miller


今天逛youtube無意重溫了這個video


之前認識Ezra Miller是因為看了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 裡面他飾演Tilda Swinton的兒子, 把惡魔校園槍擊少年的邪氣演得入木三分, 也許他帶點東方味道的陰柔長相也有點幫助吧? 總之就是一副氣質特殊的感覺, 估計之後也是專走文藝獨立片的路線。然後看各種真人interview時就是那種很風騷的青少年的感覺, 哈哈 ! 落差挺大的。再看和Emma Watson演的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的時候, 扮演Emmagay 死黨, 總覺得和本人的性格很相似呢。

(這張我也是第一次見呢, 日本版海報永遠都很特別)



我也覺得他和那個混血model Sen Mitsuji超像的啊。


Sunday, May 6, 2012

just a scene in the city




你被嗡嗡作響的電話鬧鐘吵醒的一瞬間,你的神志大概還留在昨晚的餘夢裡。你慵懶地在床上胡亂拍打,手機一不小心被你掃到地下。那該死的鬧鐘總算安靜了,你想。每天早上起床,你都想覺得自己像身患絕症般痛苦。帶著計時炸彈隨時引爆般的緊張感,用咀嚼也嫌奢侈的速度將早餐灌進肚皮。再以軍人般俐索的速度與精確,抓起手提包,踏出門,關門,鎖門,坐升降機...只有在終於擠進地鐵上的一瞬間,你才能偷偷舒一小口氣。

你感受到地鐵的速度,卻覺得目的地好像離你無限遠。你探頭,在人頭與人頭的間隙中尋找一個窗口。可惜窗外沒有風景,只有連綿的灰黑。你終於放棄找尋一點風景的幻想。你在手袋中胡亂摸索,像釣魚一般把耳機線連ipod一股腦扯出來。把已經有點灰色的耳機塞進耳窩,這是你與現實世界斷絕連線的一瞬間。

你觀察身旁像流水線倒模出來的人們,你深怕其實自己是不是也一樣平凡。你覺得人們對手機太過樂此不疲,你覺得座位上不斷在撥弄手機屏幕的人,姿態都像在低頭認錯。你覺得人們太喜歡關注朋友。他們知道每個認識的人昨天做過什麼,前天在哪間餐廳吃過什麼,甚至連吃過什麼菜色,大概連碟上有多少片魚鱗都知道。你不解,既然大家的生活都如此多姿多采,為何人們像是約定要遷怒於你一樣面無表情?可惜,你也沒空關心別人的事。從在車廂踏出月台一刻,你又化身這城市是一員快速地行進。你在自己的腳步聲中聽到了煩燥,和其他人沒什麼兩樣。你不時察看時鐘,如果趕時間是病,你大概已病入膏肓。

有時你覺得,這城市沒有光,只有燈。你走在旺角的街頭,四周都有路標,你卻覺得迷失。你覺得周遭的人的面目都朦朦朧矓,彷彿這張臉好像在哪裡見過,那一身衣服好像被誰穿過。大街上人們高談闊論,你已經對那些狹隘的話題感到煩厭。霓虹燈多得刺眼,像啃過迷幻藥的人的幻像。你突然好想看一下黑夜,你抬頭,看到的是像白天又像黑夜般曖昧不明的暗黃。你不感到詫異,難道你幻想可看到滿天繁星?你覺得自己好像身處在一部陰冷的電影中,只有自己的影像清晰可見。周遭的景物像污濁的急流在你身邊沖刷。有時你覺得自己像俯瞰這個城市的一隻鳥,魚貫的汽車像昆蟲一樣在紆迴曲折的道路上爬行。人們則像螻蟻,在像怪異植物一般的高樓之間飛快穿梭。

你經常覺得自己像拖著一顆隱形的鉛球。你帶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有時你會覺得家是世界唯一有顏色的地方。你像把自己丟進廢墟一樣的姿態把自己丟上床,你不知道自己何時進入夢鄉,你夢見某個悠閒的早上。陽光中細細的微塵,以優雅的姿態像跳慢舞一樣飄浮著,你看得出神,像看到最美的風景。

on the road 在路上


有時候真想隨手抓個背包就跳上飛機旅行去。穿著有點髒的白t恤,腳踩一雙爛得很有風味的converse,在某個不知名小鎮的家庭餐廳隨便點個餐。如果我抽煙的話,大概還可以夾著一根快燒光的煙故作深沉一下,哈哈!

On the Road - Movie Trailer




看著看著那條預告片,覺得Black Rebel Motorcycle Club的整張Howl很配這電影的調調。好像都能感覺到美國鄉鎮公路上的粗糙沙礫,和走在那路上的觸感了。



Restless Sinner - Black Rebel Motorcycle Club


Sunday, January 1, 2012

The Band Visit

二零一年真的會世界末日嗎?沒有人知道答案。但二零一二會有好電影嗎?我可以向你打包票:一定會有。



前幾天在一個懶洋洋的晚上看了一輯幾年前已經想看的電影。電影啊書本啊真的是很奇妙的東西,如果你永遠都未開始觀看它的話,你就永遠都不會知道它有多精彩。所以常常看完了一本令人感動一把的書,或是看完一套令人心情大好的電影後,總會有種相逢恨晚的感覺。為什麼沒有早點讀到這本書/看到這套電影呢?或是感到慶幸,啊,幸好看/讀了!



The band visit也許就是這麼的一套電影。幾年前對它的印象就止於那張冷色調又簡潔的海報上。海報用上冷冷的藍色系,配上一字排開的埃及警察樂隊,沒什麼特別的海報。不過那劇情簡介挺吸引人眼球的,也是我到幾年後仍然記得要挖這套電影出來的原因:一行十多人的埃及警察樂隊造訪了伊拉克。情節就是這麼直白,但就是令我好奇非常。

 


於是電影就圍著這樣一條簡單的故事線展開。這套電影出色的地方有兩個,第一是它的小小的冷冷的幽默感。一開始那個警察樂隊像變魔術般出現在螢幕上的時候已經令我忍俊不禁。好吧我承認自己的笑點不是一般的低,可是看到一行十幾個戆直又呆呆的「中東佬」,還要經常穿戴整齊的一字排開,真的有點好笑啊!在溜冰場追女仔那場戲也是非常溫馨又好笑的啊!這電影一邊充斥著這種小小的冷笑位同時又能令人感動。嚴肅兼冷硬的樂團領隊在後段吐露的一段心聲十分精彩,頓時為電影帶出一抹細膩。他說,他最喜歡做的事就是釣魚,剛認識的餐廳女主人立即取笑他是個超級悶蛋。他沒有辯駁,只是徐徐地說釣魚令他感受到世界,在等待魚上釣的時候(雖然他幾乎都釣不到魚),身旁的各種聲音,孩童的吵嚷,海的聲音,他都喜歡。噢,這時候我真的覺得他浪漫極了。



身處異地的時候,在陌生的土地,面對不同的人,總會有種莫明的不安感。這套電影也非常仔細地捕捉了樂團團員們身在異地的這種莫明的不安感。聽著陌生的語言,看到陌生國度畫面的我,好像在螢幕下都感到那種陌生的空氣呢。